“硝基风”刮过后的冷思考
近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的“硝基肥料发展研讨会”在山东临沂召开,来自硝酸、硝酸铵、硝基复合肥生产、流通企业和科研、设计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交流了我国硝基肥的发展现状,针对硝基肥发展中存在的原料供应、产品安全、行业标准和推广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
A
“硝基肥”风头正当时
近年来,我国肥料行业刮起了一股“硝基”风,由于硝基肥料具有较好的水溶性、速效性以及满足大面积的喜硝作物的需求,特别是在肥料行业产能过剩的当下,硝基肥成为企业产品升级的新出路,大批企业纷纷上马硝基肥项目,已然成为行业中的焦点。然而就在焦点的背后,产能过剩、质量差异、安全生产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我国硝基肥发展起步较晚,在国内肥料中所占比重小,但基于我国国情和未来市场趋势,硝基肥的前景比较广阔。硝基肥目前的生产工艺多种多样,产能逐年增长。据统计,2012年底达到一定规模的硝基肥生产企业有20多家,年产能达到658万吨。目前硝基类肥料已成为行业发展热点,新建或拟建的硝基复合肥生产企业有20多家,新增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预计到2015年底硝基肥产能将达到1600万吨左右。
四川金象化工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介绍,在生存压力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国内硝铵生产企业在硝铵的“改性”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硝基复合肥发展迅速;与此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中所占的比例日趋增加。与尿基相比,硝基肥效快、吸收率高,还具有抗土壤板结特点。尿基中的氮素要先进行转化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在变换过程中,一部分氮素流失了,既造成肥料损失,又污染环境。而硝态氮不需要经过二次转换就可直接被作物根部吸收,因此见效快、肥效好。
B
热潮中潜在问题已引发行业警惕
尽管硝基肥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很显著。氮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淑兰在会议中强调:国内生产的硝基肥质量参差不齐,养分含量不够达标;硝铵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硝铵遇热易燃易爆,所以生产企业要注意增强硝铵的抗爆性;硝酸铵不再享受化肥免征税的政策。2002年,国家将硝酸铵纳入民用爆炸物品管理范围后,由于税收政策未作相应调整,致使目前各地对硝酸铵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及征免政策执行不一致。自2007年2月1日起,硝酸铵适用的增值税税率统一调整为17%,同时不再享受化肥产品免征增值税政策。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樊小林提出“一个热潮,两个过剩”的观点。他表示,近几年来,水肥一体化的大力推广使得硝基肥料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形成一股生产、研发硝基肥的热潮,然而正是这股热潮也导致了国内硝酸产能的相对过剩。据数据统计,2009年我国硝酸产量为920万吨,2012年为1300万吨,预计2013年产量将达到1900万吨。同时,硝酸铵也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现象,并呈逐年上涨的趋势,目前我国每年经国家审批的硝酸铵为500万吨,2011年产能达到了610万吨,2012年为725万吨。这股热潮导致了硝酸和硝酸铵的两个过剩,而解决过剩的最好出路就是农业需求。农业用肥中,氮肥使用量占总量的60%以上,所以对硝态氮的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应用在不断加强,所以就加速了硝基复合肥的迅速成长。
也有与会代表提出:对比其它传统肥料,硝基肥的发展前景更好,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竞争。目前硝基肥生产企业面临三大难题。一是生产硝基肥成本高,除去推广宣传和人力费用外,肥料的利润较低,而且分配不均;二是假冒伪劣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打假力度不够,产品没有强势竞争力;三是缺乏推广宣传,产能扩张远远大于了推广速度,导致硝基肥推广迟缓。
C
要通过政策与标准呵护硝基肥的成长
针对代表提出的问题,领导、专家学者提出建议。刘淑兰强调,要实现硝基肥的良性发展,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对硝基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包括落实硝基肥的免征增值税的政策、解决硝酸铵运输环节的困难、支持尿素硝酸铵溶液的发展;二是集行业智慧,实现最广泛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农化服务创新,如加快新型硝基肥料的品种研发,开发低成本、有良好防爆、防潮、防结块性能以及具有肥料作用的添加剂,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创新硝基肥农化服务新体系,做好硝基肥的推广应用;三是规范完善硝基肥的相关产品标准和法规,如尽快制定《尿素硝铵溶液》、《硝基复合肥》行业标准,推进硝基肥产业的健康发展。
樊小林表示:“作为新型肥料的硝基肥,在加大推广的同时,也应注意推广使用方法。国际上,硝酸铵每年的使用量呈逐年平稳上升趋势,据统计,硝酸铵占氮肥的3.2%左右,硝酸铵中添加氮、磷、钾等元素,就产生硝基复合肥。硝基肥中的硝态氮可直接作用于植物的根部,可以迅速被植物吸收,而铵态氮能缓慢释放养分,为植物后期生长提供营养,一快一慢正好符合植物生长规律。但是不同作物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在干旱地区,硝态氮比铵态氮的利用率更高,释放的养分更充足,在湿润地区则反之。举个例子,水田中不适用硝态氮,因为硝态氮遇水会产生反应,形成亚硝酸盐会损害植物根部。所以生产企业应研发与推广并重,农化服务要跟进,否则新型肥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张荣表示,目前硝基肥行业“喜忧参半”,既有广阔前景又有诸多压力,氮肥协会将会为硝基肥发展积极争取更为宽松的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出更完善的产品标准和法规。她呼吁各公司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共同推动硝基肥料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D
硝基肥推广要吸取氮磷品种前车之鉴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莹作为企业代表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金正大生产、研发硝基肥起步时间较晚,但是成长速度很快。除了具有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和科研队伍,国家缓控释肥技术研究中心和复合肥料工程研究中心都落户在金正大,为研究高质量的硝基肥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在营销体系建设方面,金正大借助科研单位和研发平台开展实验和推广工作;同时在全国建立十几个农化服务站,目前拥有1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施肥指导、农化宣传。另外,金正大还设立了80条农化服务专线,为全国农民、经销商提供不间断的农化服务和技术支持,同时,结合农化服务人员大力推展测土配方工作的进程,为全国100多个省市地区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大大提高了当地的肥料利用率。在渠道建设上,金正大运用密集分销策略:网点密集、人员密集、宣传推广密集。公司从2010年开始实行密集分销以来,截至目前,在全国有100多个县级试点,有效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拓展销售网络,与中国邮政、中储油、中石油合作,形成独特的营销网络渠道。”
面对国内产能过剩和质量问题,金正大集团张莹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呼吁国家尽快建立标准,规范产品质量和包装标识。二是产品养分,至少要达到35%以上。三是加强安全生产,指定安全生产标准守则。
金象化工的代表分享了推广硝基肥的一些经验:在销售中应减少中间环节,将种子种植户与肥料销售直接挂钩,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最有效的宣传方式还是口口相传,农民用了效果好,通过人际间的传播是最有说服力的;建立试验田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农民会亲眼见证硝基肥的效果。
“硝基风”的刮过让行业看到了目前的现状,急需全行业冷静下来认真冷思考:对比传统肥料,没有人会否认硝基肥是好产品,但是审时度势,诸多问题急需行业的共同面对,特别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尿素、磷铵的过剩已经是前车之鉴,硝基肥产业若想健康发展,必须吸取前者的经验教训,不能把好东西搞坏、好产业搞砸。
- 上一篇: 水溶肥将引领未来肥料发展方向
- 下一篇: 尿素低迷走势或靠后期集港解围